10月11日上午,在罗山县尤店乡顾寨村近9亩晚稻正处于收割期,水稻铺满田野与村落,蓝天白云下稻穗金黄,清风徐来,金浪涟漪,泛起阵阵稻香,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农机技术人员扯起一株,水稻日益饱满圆润,已进入收割期,地里的机器轰呜,2台不同型号、不同马力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机人员指挥机手收割纵横到边,即要收的快,还要损失少,收割后,机器将稻谷倒入等候的农用车里,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罗山县农机中心开展降低收割机机收损失、倒伏收割、收获后含水量大储存难等技术攻关,制定增收减损方案,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技术培训等活动,印发机收减损手册2000余册,在栽植、烘干、储运、初加工等方面形成全链条装备技术集成配套,并在智能机具推广、宣传培训和压实部门责任等方面持续用力。
收割机作业完毕后,县农机科技人员选定收割区域5处,细致地捡拾出遗漏田间的稻穗粒,放在白纸上,经过反复计算损失率、对每组数据确认测算。
县农机推广站站长罗春在测评现场说:“罗山农机中心加大机收减损培训工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指示精神,目前,我县机收损失率约为1.7%之间,国家标准要求控制在2%,机收减损潜力很大,在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科学减损等于绿色增产。”
农机人员现场向尤店乡金土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顾友恩宣传机收减损工作,顾友恩手捧着农机部门颁发的金灿灿“罗山县机收减损活动组织优秀奖”牌篇很是激动,据顾友恩介绍,他这几年种水稻,共种了570余亩,今年天气炎热,收成有所下降,平均亩产1200斤,下一步将加大合作社农机手操作培训,将粮食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此次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不断提升机手操作技能,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为夯实全年粮食增产作出贡献。(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