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午,火辣的太阳,正适合小麦收割。
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收割机轰鸣的时候,70多岁的王随福正站在树荫下跟卡车司机聊天。
紧挨着麦田就是宋陵,上方不远处,石头雕刻的人、马、兽,已经静静伫立了近千年。三年前,王随福将家里的耕地流转出去,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不再种地了。
这并不耽误王随福到麦田去,哪怕不拿任何工具、哪怕不是他的粮食。“种不种吧,收麦嘞咱不得来看看。”王随福说。
大户种小麦有一套,王随福平时经常到麦田里去,他总结道:“密度大,但没有倒伏,穗子可不小,籽粒也饱满,产量不会低。”
流转出去每亩地,王随福能得到每年900斤小麦的“租金”,农忙的时候来打个短工,一天也能挣个100元,总体算下来,“比自己种划算”。
收割机仓满,准备卸车,装粮食的大卡车代替了村民用的三轮车。听着小麦哗啦啦流进车斗的声音,王随福换了几个位置,使劲抬头找着角度也没能看到麦粒。等装完,出粮口调过来的时候,撒落不少麦粒,王随福慌忙用手接住,又在地上抓起来点儿,用力朝上往车斗里扔去。
收割机再一次进地的时候,王随福又跟卡车司机聊上了:“这麦收了拉到哪儿去?”司机回答说,这种大面积种的,收之前都指定的有仓库或者面粉厂,装好直接就拉过去入仓了。
操心麦收、关心粮食的,不光是种粮人。(记者 董豪杰 孙好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