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发体育app 新闻 工作动态

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凯发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2-08-26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胡继农

约翰迪尔r230玉米籽粒收获机在工作

金玉满仓 宋乐义摄



8月19日,一如既往的干热,秋蝉叫闹,不绝于耳。

正午时分,汝州市庙下镇小寨村西,随着4组桨叶“噗噗噗”划破发烫的空气,航拍飞行器急速升空,手机屏上,汝州市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简介牌,1号、2号原种培育玻璃温室大棚,排列整齐的150座脱毒甘薯育苗大棚,尽在眼前。

俯身从路边绿化树下捡起被遗弃的塑料袋,陈爱国说,虽然冠名汝州市,但这个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小寨村的集体经济项目。

汝州市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是2019年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省财政扶持资金3000万元。园区规划包括庙下、夏店、陵头三镇所属71个行政村、213个自然村、3.57万户15.66万人,总面积261.65平方公里。

脱毒甘薯育苗中心是产业园的重点项目,目前,除已投用的1号、2号两座9600平方米原种培育玻璃温室大棚、150座脱毒甘薯育苗大棚、6座百吨甘薯窖外,园区已入驻甘薯种植合作社7家,种植甘薯3100亩,带动就业800多人,示范带动全市种植甘薯25000余亩。

数据显示,目前,小寨村有7家甘薯加工企业,其中2家为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建设甘薯加工企业7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甘薯加工专业村9个,年产粉面、粉皮、粉条“三粉”制品18万吨,年产值19.5亿元,带动从业人员9000余人,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三粉”生产和集散中心。

“俺村有今天的发展,全是爱国的功劳。”张留栓今年62岁,从天瑞集团退休后回到了小寨村,是陈爱国同年同一批入伍,在一个排里一同摸爬滚打4年的战友。

说起战友陈爱国,张留栓感慨道:“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敢想敢干的人。”

陈爱国是1989年11月回到小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那一年,陈爱国26岁,正逢青春年华。实践证明,上级党组织选对了“苗子”。基层党组织涣散、告状成风的小寨村,在陈爱国的带领下,成为先进。

这里,有一个小寨村人熟知的故事。

据说,上任第一天,陈爱国就在大会上宣布:“今年冬天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大伙儿看着我,跟我走!”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乡亲们一步一个脚印跟着陈爱国,打了6眼机井,修复水渠11000米,彻底改变了农田水利灌溉条件。来年麦收时,看着饱满的麦穗,群众舒心地笑了。陈爱国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改造提升小寨村供电线路和设施,是陈爱国带队打赢的又一场硬仗。

当时,小寨村只有一台100千瓦变压器,勉强能供给全村照明用电,生产动力用电想都别想。每个夜晚,看着家家户户窗口泛出的昏黄灯光,陈爱国再次下定决心——干!

村里发出号召——捐款,党员干部带头自愿认捐。在陈爱国的带动下,村里很快募集到了必要的资金。又经过10多次汇报争取,供电线路和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也赢得了上级和供电单位的大力支持。历时三个月奋战,村里新安装三台变压器,提升改造了供电线路,具备了开办企业的条件。

经由s238从汝州驾车去往洛阳,过了庙下镇镇区,紧接着是一段比镇区还繁华的路段,左侧是:汝州市新天丰粮贸、大型酒店ktv等;右侧是:河南康隆食业、河南东都粉业、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凯发体育app的产品展示厅,以及一家挨一家的商铺、饭店。

小寨村人说,这里,是陈爱国的又一“战绩”——小寨村农产品加工园区。

但这一切,在2010年那会儿,是谁也想不到的。

庙下镇是著名的“三粉”之乡,但在十几年前,“三粉”生产厂家都集中在焦枝铁路以北的村庄,尽管这些企业运输原料、产品,要过铁路涵洞,但仍无一家搬迁到铁路线南边,以及横贯镇区的s238公路边。因此,紧邻s238公路,占尽天时地利优势的小寨村,也只能望路兴叹。

这般情景,令一心想干事创业的陈爱国心有不甘。

为了吸引“三粉”企业从焦枝铁路“南迁”,陈爱国与朋友合伙在焦枝铁路南边、s238公路北侧开办了一家粉条生产企业,创办了村“三粉”加工企业,又因势利导引来了两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河南康隆食业、河南东都粉业,小寨村集体入股汝州市新天丰粮贸公司。2014年,小寨村“两委”流转土地500亩,以租赁方式建起农产品加工园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工程。于是才有了今日的繁荣。

在踔厉奋发的征途上,陈爱国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小寨村也火了,先后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河南省“五个好”党支部、河南省“省级生态文明村”、河南省“省级农业生态文明村”、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等。

“永远的兵”是陈爱国的微信名。的确,在小寨村发展的路上,陈爱国永远甘当一名排头兵。


胡继农 精耕细作收益高

8月23日,农历处暑节气。

9时许,汝州市温泉镇官东、官中、官西等村连片的玉米地里,胡继农开着本田suv在田间小道上巡视,这里有他流转的2300多亩土地,种得早的玉米正在收获。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有“暑热渐消,秋凉渐起”一说,但那句“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俗语,以及久盼不来的雨水,仍令胡继农忧心忡忡。

胡继农是庙下镇西荒村人,与温泉镇毗邻,今年是他回乡种地,成为种粮大户的第四年。回乡种地之前,他和妻子王晓燕先在浙江务工,后经营服装生意。2018年6月,听朋友说起温泉镇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胡继农心动了。

胡继农兄妹三人,弟弟名继工,妹妹名继红,“父亲给我们起名字是有讲究的,继农、继工、继红。”或许是打小生长在农村,也或许是因为叫“继农”的原因,胡继农心动之后,接着就是雷厉风行的行动,收了浙江的服装生意,和妻子带着孩子回到了汝州。

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成立汝州市农力源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温泉镇农业开发公司提供农机服务,到流转400亩土地进而流转2300多亩,胡继农每走一步都没有离开农业。

说起合作社取名“农力源”,胡继农说,他在上高中时记得在书中看到一句话: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为了经营好合作社,农力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几乎全部来自自购,只有少数几台挂靠。社里有9名固定农机手,按固定工资取酬,每人每年50000元,有事儿可以请假,节假日也可以休息。

于超峰是合作社固定农机手,去年还种了80多亩地。一年下来,固定年工资50000元,再加上种植收入80000元,于超峰一年少说净赚120000元。

合作社同时开展植保飞行业务,胡继农是“飞手”之一:“8月上旬才用无人机给玉米地喷洒了农药,一天干了600多亩。”

9时36分,本田suv再一次停下,地头那边,一台农机正向直立的玉米推进。“这台玉米籽粒收获机,要60多万元。”胡继农说,虽说价格高一些,但的确好用,收割后直接脱粒,到地头自动装车,出来的都是一粒一粒的玉米,“从事农业种植服务也要会算经济账,新型农机设备不仅提高了功效,而且减少了损失,能带来更大收益。”

在地块主人张梨子的注视下,两辆悬挂洛阳号牌的厢式货车装满玉米,一前一后离去。种植大户鲁灵强说,他今年种植了80亩玉米,收割的早玉米有12亩,这种新型农机设备收获率高,看现在的出籽率情况一亩地能产1500斤左右。

胡继农认为,目前农业生产仍然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的产业,因此,需要实现规模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还要有韧性和坚守,才能取得成功。

科技就是生产力,胡继农深谙其道,为农机安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有了北斗导航,农机耕作更精准,驾驶员也轻松省力。玉米、大豆间作后,农机会根据导航精确行走。因为精准,100亩地能种出101亩,2300多亩地就多出了23亩多,按每亩地每季收入1500元计算,23亩多地就多收入34500元,一年两季增收接近70000元。”

今年是胡继农的第四个本命年,虽年届半百,但说话办事仍虎虎生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