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漯河市召陵区农业农机合作社联合体成立仪式在邓襄镇举行。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漯河市政府副市长乔彦强、市政府副秘书长云少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静以及召陵区区长史耀星、副区长王仕梁、区政府党组成员王君为联合体揭牌。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和种植大户、农机大户代表参加仪式。
史耀星在仪式上说,召陵区把农业发展作为加强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十带引领、百村示范、千社带动、万户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各类产业化联合体,提升产品价值,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增效,进一步提升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实现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双提升。联合体的成立,将使召陵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更加丰富,支撑更加有力。随着成果转化基地、产业园和联合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必定会进一步推动召陵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工作健康发展。通过科研成果和农业生产的无缝衔接、高效融合,推动农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实现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富裕。
乔彦强强调,漯河市要以扛稳粮食安全为己任,坚持“三链同构”、建设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为引领,以产业化联合体为纽带,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坚持市场导向,按照“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要求,建基地、育园区、强强联合,对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希望召陵区乘借建立基地、产业园和联合体的东风,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利益链接机制,着力推动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
联合体成员、农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江涛介绍,农吉专业合作社把有机户组织起来,根据机械情况组建不同的服务队,现已拥有1504马力以上拖拉机1000余台及各种配套农机具、植保无人机300余架、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500余台、履带式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200余台等机械设备,根据设备性能组建成立了耕整、种植、植保、收获等四大类11个专业作业服务队,已发展成为设备性能先进、机械种类齐全、作业能力强大、作业质量专业的大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专门从事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积极推广农机农艺相结合模式,推广复合作业及高产播种,把科研成果利用自身优势迅速转化,为农作物增产增收,解决把地种好的问题。我们专门招聘了一批业务人员和作业队长,负责联系作业信息、签订作业合同、收取作业服务订金和服务费尾款,对作业队员进行管理、分配作业任务,处理外出作业期间的有关纠纷,满足作业队快速作业的各种需求。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让农户或种田大户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轻松种地。
“凯发体育app的优势是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节本增效,实现快速颗粒归仓。合理定位作业价格,快速完成作业任务,实现单项作业整村整镇推进。作业价格定位低于当地市场价格,通过价格优势实现连片作业,极大提升了队员的作业效率,增加作业面积和机手收入,节约了种植成本。”王江涛说。
据了解,联合体整合了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5个粮食收储企业、4个种子企业、1个日烘干150万吨的粮食烘干企业、2个化肥企业、 2个粮食加工企业、 2个植保企业、1个家庭农场和1个5g数字化智慧农业,联合农业保险、金融企业、物流企业等,健全现代农业全程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三产紧密联动,三大主体有机融合,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联合体实行了强强联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施农民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半托管运营方式,实施“八统一”管理服务,增强联合体成员抗风险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保障增收增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深层次推进全产业链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为打造“中原粮仓”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