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新雨晴,麦起身。
3月11日一大早,息县柳林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的柳学友就叫上儿子柳林和几位村民,背上喷雾打药机,下田喷施除草剂。
“一年好景在春耕,不误农时不负春。”柳学友叮嘱儿子,“农民都期盼着好年景、好收成,现在是春耕春管的关键时候,可一点都不敢耽误。”
春节前后,接连两股寒潮突袭,麦田里覆上了厚厚的冰雪。元宵节过后,春雪消融,柳学友赶紧找人下田挖沟排水,防止麦苗被泡。小麦遭受倒春寒后,及时补营养壮根苗很重要。他们忙了好几天,为麦田全部喷上了营养液。眼下气温回升,柳学友又及时张罗着喷施除草剂,以遏制杂草生长。
种田大户柳学友,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及早备耕抢农时,多年来从不含糊。
“今年种了近4000亩小麦,其中3000亩是优质弱筋麦。收了麦子后,再种红缨子高粱,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今年60岁的柳学友走路依然风风火火,说话中气十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这让我们农民浑身充满了干劲!”
与柳学友不同,同是种粮大户的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青龙河合作社的刘正礼,年后却一头扎进育秧工厂里忙个不停。
刘正礼流转的5600多亩地,都在淮河以南,适合种水稻。2014年起,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刘正礼在信阳率先种植再生稻并取得不错的收益。尝到了甜头的他,如今再生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2021年,刘正礼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全自动智能化立体育秧工厂,每茬可育秧6万盘,不仅可满足自己农业生产需要,还为周边1200多户农民提供育秧服务。
走进刘正礼的现代化育秧工厂,先种的托盘内,秧苗已露出鹅黄色的嫩芽。才下种的托盘里,自动化喷洒设备刚浇过水,面上透着淡淡的水汽。
刘正礼今年添置了新式播种机,一小时能播2000盘。“今天我又新播种了1万盘,争取尽早完成头茬育秧6万盘的目标。”刘正礼说。
近年来,刘正礼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建起现代化水稻育秧工厂、稻米加工厂和烘干车间,购买各种现代农业机械,创办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育秧、旋耕、机插、施肥、收割全过程机械化。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像春天的小雨一样直透心田、滋润万家。”刘正礼说。(记者 卢松 刘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