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凯发体育app 新闻 综合要闻

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凯发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0-09-30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十三五”期间,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不断积蓄,发展共识更加凝聚。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农业转型基础更加坚实,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农产品供给愈加充裕,农民发展规模经营主动性不断增强,创新驱动更加有力,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通了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粮棉油等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稳定支持2600余名农业专家开展技术攻关、示范培训、政策咨询和应急服务等,已成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平台载体。80多个联盟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全国布局建设了南京、太谷、成都、广州4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目前200多家企业、200多个科研团队、20多支基金入驻4个中心,“农业硅谷”初具雏形。

“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农业科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聚焦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环保等制约瓶颈,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牛奶品质与质量安全、草地贪夜蛾防治、非洲猪瘟防控、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引领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研发了932个新品种、4046项新技术、633项新工艺、110项新产品新装备,奠定了产业变革的科技基础。引领产业优质化,促进水稻优质化率超过37%,小麦优质化率达到33%。引领产业轻简化,水稻机械直播、玉米籽粒机收、油菜全程机械化取得重大进展。引导科技成果向主产区集成,推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生产方式重大转变。

农机为现代农业装上强劲马达

“播种有播种机,喷药用无人机,浇水有智能灌溉机,收割有收割机,运到仓库还有烘干机,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山东济宁市兖州区运国家庭农场负责人曹运国谈起种田,用“真省心”来形容。如今,走进大部分农村,传统的“二牛抬杠”式耕作方法已极为罕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马力强劲、色彩鲜艳的农业机械。据统计,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为粮食连续丰产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国农机总动力10.3亿千瓦,农机装备总量达到2亿台(套),农机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装备支撑基础。

“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958亿元,扶持910万农户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061万台(套),农机化全方位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向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拓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基本形成。

绿色兴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头连着万头养猪场,一头连着千亩柑橘园,通过建设沼气池就地消化猪粪肥并用于浇灌柑橘苗,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金龙村实现养猪种果双丰收,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也逐步走上致富道路。“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也更“绿”了,用科技手段让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加工成有机肥或是用来发电、生产沼气,已经是规模化养殖户和企业的通行办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在化肥、农药使用方面,通过减量替代,推广测土配方技术,2016年全国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长;通过减量控害,加强绿色防控,全国农药施用量保持零增长。

在节约高效用水方面,西北、华北等地区推广耐旱品种和节水保墒技术,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在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过渡区等重点地区加快实施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善雨水集蓄利用等设施。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升产业竞争力、更加注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正阔步走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网站地图